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疫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同一种疫病有多种类型。特别是今年春季以来,发生的病毒性疾病,去年使用非常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今年在防治时基本无效,只靠疫苗预防不一定能够适应疫病的变化情况。因此,预防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
规模养禽场要以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做好鸡只不同生长期的预防与保健。育雏期重点预防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支原体;育成期和产蛋期重点防病毒病。除做好不同生长期的预防保健外,还必须摒弃过去的传统观念,应具备五个理念:
肠道保健是关键
现在人们只关注大的流行病,而肠道病却被忽视。因为肠道是吸收营养的场所,吸收不好,使用任何药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肠道保健好了,才能提高营养吸收率,提高机体抵抗力,相应地会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几率。
品种与管理模式
养殖不同品种的鸡群,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方式。鸡群的品种不一样,其饲养条件也不一样,应针对免疫程序和饲养管理方式,随之改变。
从疫病传播途径来设计生物安全体系
1.不让外面的病毒和细菌进入鸡场,一旦进场不让其进入鸡舍,一旦进舍不让其进入鸡体。只要不进入鸡体,就不会引起发病,要想不让病原微生物进入鸡场,就要对外来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2.使用高效消毒药品,如用“卫可”对舍内地面空间进行彻底消毒。
注意非特异性免疫问题
现在大家普遍存在的误区是只注意特异性免疫,而忽视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主要有以下几点,希望引起高度重视。
1.屏障结构。⑴皮肤和黏膜。家禽的皮肤和黏膜具有机械性阻挡和排除作用,健康的皮肤和黏膜是机体防御疾病感染的第一道屏障,可将病原微生物阻挡在体外;呼吸道黏膜上皮纤毛的摆动,能把吸入的细菌排至喉头,咳出体外;正常的体表、体内菌群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是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之一,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保持相对平衡,对鸡体是有利的。⑵血脑屏障。血液和脑之间有重要的屏障结构,这些组织可防止大部分病原体入侵。
2.组织和血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正常的组织和血液中有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干扰素等,这些物质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补体和干扰素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3.吞噬细胞。鸡体广泛存在巨噬细胞、白细胞等吞噬细胞,在抗原的加工、处理等非特异杀菌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保产先保命
在疫病流行季节,不要因为担心产蛋率和增重率受到影响,而不加强对鸡群的免疫。如果蛋鸡和肉鸡连命都保不住,如何保产蛋率和成活率?虽然现在疫苗的研制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但无论怎样,做过免疫的鸡群总比没做免疫的好。免疫了的鸡群即使发病,用同样的治疗方法见效快,相对容易治疗。
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