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鸡产业整合度亟待提高
2012/6/14 10:51:15    浏览 5150 次    

近30年来,中国肉鸡产业的发展与成就有目共睹。从养殖与产量规模上看,与30年前相比,当前中国肉鸡产业的养殖与产量规模增长了10倍左右;从生产模式上看,我国肉鸡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整合发展期,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正逐步取代旧有的散养模式;从需求与消费来看,过去10年来,中国人均禽肉消费量增长高达60%。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中国正朝着真正的家禽产业大国迈进。

但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鸡产业在一些领域仍处在较为落后的位置上,尤其表现在禽肉人均消费、产业集中度以及对外贸易等领域。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将是我国肉鸡产业需要着力关注和解决的重中之重。

鸡肉消费:增长持续但趋势放缓

人均鸡肉年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肉鸡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国外发达国家为例,美国目前人均鸡肉消费量达42公斤,如果算上火鸡等其他禽肉,消费量能达到52公斤,占肉类总消费的61%;根据巴西国内的最新统计数据,该国人均鸡肉消费量已高达47.5公斤,占肉类总消费比例也早已超过50%。反观中国,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的统计数据,当前我国肉类人均消费量为59.20公斤,其中,猪肉人均消费量为27.90公斤、禽肉人均消费量为12.40公斤,仅占总量的20.9%。

我国人均禽肉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固然说明我国肉鸡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无法在一夜之间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但反过来看,也显示我国肉鸡产业仍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目前中国的猪肉消费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增幅正在逐步减小,猪肉在肉类中的主导消费地位将受到以禽肉为代表的其他肉类的冲击;而从价格因素来看,以鸡肉为代表的禽肉具有价格优势,且对饲料的利用效率更高,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更低,因而与猪肉相比具备更好的产业发展优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先生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节约粮食的角度看,消费禽肉要比消费猪肉划算。而另一些家禽业人士也提出到2030年禽肉产量超过猪肉的设想。

业界对于鸡肉及其他禽肉消费量的增长并不能因此过于乐观。一个因素在于,受到传统消费习惯的限制,猪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国人肉类消费的主要产品。无论在家自己做饭还是外出用餐,通常消费者的餐桌上可以没有鸡肉、鸭肉,但很少没有猪肉。受此影响,近年来鸡肉等禽肉取代猪肉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从数据上来看,虽然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人均禽肉消费量增长达60%之多,但其在肉类总消费量所占的比例却一直徘徊在20%左右,增长仅为1.1%。由此可见,消费习惯将成为制约鸡肉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也是肉鸡产业需要设法去引导消费者的一个方向。鸡肉代替猪肉成为第一大肉类消费品,或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另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受到一些负面报道的干扰,鸡肉等禽肉的消费量有时甚至还出现了下降。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肯德基饲养“怪鸡”,生长全靠激素等传言。普通消费者受这些谣言的影响,加之无法从有效途径了解真相,从而会产生鸡肉消费抵制心理,非常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肉鸡产业也需要思考如何走近消费者,如何让消费者了解这个看似遥远陌生,却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从而让消赞者了解、理解我们的产业,促进消费。

中国肉鸡产业需要真正的“龙头”

肉鸡养殖与生产企业的发展是另一个衡量标准。与发达国家的肉鸡产业相比,中国肉鸡产业最欠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整个产业的整合度。也就是说,我国肉鸡产业缺少真正的“龙头”企业。

以美国与巴西为例,美国最大的肉鸡生产公司泰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肉鸡生产公司,其在美国国内鸡肉市场所占份额超过25%。而在巴西国内,则是JBS公司、BRF公司以及Marfrig公司三足鼎立的态势。其中Marfrig公司在三年内并购了39家公司,一举成为巴西国内肉鸡生产的第三大企业。

产业整合度提高的优点不言而喻,除了能够集中优势资源、避免同质竞争、提高企业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之外,还能在—定程度上规范生产与市场,对于食品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点上,虽然目前中国肉鸡产业也已涌现出一批大型的企业,比如广东温氏、山东六和、中粮集团等,但由于其他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加之规模化养殖仍在发展之中,这些大型企业占到国内市场的份额仍然非常有限。

此外,目前许多大型企业推行的产业模式是“公司+农户”,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推行一体化饲养,不断提高规模化程度并延长产业链。未来“公司+农户”的模式将有所萎缩,“公司+公司”的模式将得到增强,一体化养殖将占主导。

大型企业如何保持发展,企业与企业如何通过联合或兼并的方式提升产业整合度,从而打造中国肉鸡产业自己的龙头企业,以及龙头企业如何改造产业模式,这些都是需要全产业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谋求海外市场拓展之路

如何扩大我国禽肉,尤其是鸡肉的海外出口市场,一直是业界非常关注的话题。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累计进口禽肉54.2万吨,而累计出口则少于40万吨,禽肉贸易仍呈逆差态势。而从出口市场来看,亚洲仍是主要市场,其中日本、香港以及马来西业分列前三位。对于美洲以及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则非常有限。

发达国家对于鸡肉产品进口的要求普遍较高,而此前我国鸡肉产品也曾经一度受禽流感影响而被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拒之门外。近年来随着疫情的解除,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在食品加工领域和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发展,我国禽肉产品,尤其是熟制品越来越多地开始销往海外市场,但总体来看,发达国家对于中国鸡肉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依旧高耸入云。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宫桂芬女士认为,中国禽肉产品出口难,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由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安全不达标,而是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对于这个问题,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加强与外部的对话与交流,力求为中国禽肉产品在海外市场寻求对等贸易的机会。

扩大海外市场,提高国外消费者对中国鸡肉产品的认可度,首先要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安全入手,这需要大型肉鸡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与标准,严格把关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此外,企业直接向海外扩张或许也不失为另一种途径。在这一领域,巴西JBS公司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2007年,通过并购阿根廷斯威夫特公司,JBS公司正式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并由此进入阿根廷市场;2009年JBS收购美国皮尔格林公司;2010年,JBS斯威夫特公司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羊肉生产企业。而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饲料行业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这样的做法,例如通威股份布局越南,新希望将在埃及建厂等。国内肉鸡生产企业或许可以参考这样的方式,在企业自身做大做强之后,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之上,尝试在海外市场本土立足。

 

摘自《 中国畜牧兽医报 》

用户名:
密    码:
 
密码遗忘请联系 在线客服
 
 
版权所有 北京康泰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827576     传真:010-62827576     E_mail:bjznkt@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路4号9号楼4层0985  邮编:100085   京ICP备0902381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840号